所屬欄目: 人類之最資訊 文章來源:www.drshelleanne.com
大清碑始于東漢,但留至今日者漢碑為數極少,其中的袁安碑不僅書法極佳,名冠海內外,而且在時代上也最早,堪稱大清第一。袁安碑,東漢永元四年(92年)刻立,原在地不詳。明萬歷二十年(1598年)被人移置河南偃師縣西南辛村東牛王廟中,1930年發現,1934年移置偃師縣教育局,其后輾轉遷徙,下落不明。1961年又發現后移至河南省博物館。碑上下皆殘,現存碑高 139厘米,寬73厘米,厚21厘米,中間有穿。無撰書人姓名。碑文為小篆,10行,行15字。除第8、10兩行為不滿行外,其他行下一字均缺(現已考出),僅存139字。字體結構寬博流暢,筆畫較瘦。碑側有明萬歷二十六年題字。
《后漢書》有傳,碑文所記事跡與傳記基本相同,有個別文字可補傳記之缺。文曰:司徒公汝南女(汝)陽袁安,召公授《易》孟氏。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。四年十一月庚午除給事謁者。五年正月口(亥、酉、未、三字中一)遷東海陰平長。十年二月辛巳東平任城令。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太守,十七年八月庚申證拜河南尹。建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仆。元和三年五月丙子拜司空。四年六月已卯拜司徒。孝和皇帝加元服,詔公為賓。永元四年三月癸丑,閏月庚午葬。
大家在看
文章精選